查看原文
其他

邓彤老师讲座《基于学情研究的写作教学设计》第二部分(附音频)


     阅读本文之前,请您先点击上面蓝字“追梦教师袁建国”,再点击“关注”,并介绍您亲朋好友和同事。这样,每天我们都会收到撞击灵魂的精神盛宴,得到高境界的精神陪伴,在幸福快乐之中享受每一天。


邓彤老师讲座《基于学情研究的写作教学设计》

第二部分(附音频)


       (接上篇)


       这样的写作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:

       第一,由于它微型、碎片,所以它是短平快的。你一堂课三五分钟,可以搞一点东西,十几二十分钟也可以,一两节课也可以。所以它是短平快,可大可小,可以小步子、高密度,可以穿插到课堂中放在阅读课中,可以搞一个小片段,或者是专门的写作教学,搞一两堂课,便于化整为零,解决很多问题,便于集中力量解决瓶颈问题。

       所以我们概括这种微型化的写作教学设计,最大的优点是积小胜为大胜。不求一揽子解决很多问题,我一两次解决一个小问题,慢慢日积月累,用两到三年的时间,最后换得学生写作能力增长的空间,所以我们概括叫积小胜为大胜,以时间换空间。

       这就是把一个过去宏大的写作方案,根据学生的实际分解为一个一个很小的教学方案,是一点一滴改变学生的写作能力,不断的微小的日积月累,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方式,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。

       这就是教学设计的针对性,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实际,所以我们基于学情嘛。

       第二,体验化。由于针对学生的要害,所以在学生的痛点上下功夫,提供关键知识,所以要炼制关键知识设计学习情境,让学生在情境中慢慢体会深入体验,把这一点东西真正的变成自己。不像有的,因为你追求的太多,所以往往是雨过地皮都不湿。

       第三,友善型。既然我们的教学是帮助学生学习,所以我们这个教学方案是很友善的,它是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,要给学生提供帮助,学生没知识提供合适的知识,有了知识也不见得就一定会写呀,他在用知识的过程中还存在困难怎么办?给学生提供帮助。

       因此针对性、体验化、友善型是我们认为好的教学设计。


       所有的写作教学设计有三问,你为什么要教这个东西?是因为学生在这个方面有需要,如果不教,他跨不过这个坎。

       接下来才要思考教什么,我发现学生有这个坎,那么要跨过这个坎,需要教什么呢?我要找到合适的东西。

       第三,我找到了也不见得告诉给学生就够了,我还得对这些东西进行加工——怎么教,怎么把这个知识教给学生,学生才能够深度体验,才能够内化转化为自己的能力。我是通过设计学习活动和提供学习支架。

       这样我们写作教学设计主要的几个环节就完成。注意这只是一个流程,事实上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是一个环节,你走一个流程走完就行了,它是循环往复的。


       整个写作教学设计的流程,根据学情分析确定目标,根据目标找到内容,根据内容设计活动,提供支架,然后学生写作。如果有进步达到目标,我们就进入新的目标,如果还没有达到这个目标,我们还要完善进一步设计。


       什么叫设计学情分析?这就是写作教学设计的起点。

       分析写作学情有这么几种方法,就是分析学生的写作样本,讲白了就是改作文。但是单单通过书面的改作文还不够,我们还需要去改作文过程中发现的关键问题,还要跟学生做一些深度访谈,问学生是怎么想的。

       第三要做更深入的研究。当然如果有可能,我们还可以从大量海量的数据进行大数据研究。

       我们研究学情,目的不是给学生评价,更不是衡量完成的写作教学任务。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分析学生的写作能力,为我们的设计写作教学提供依据。

       作文批改这座大山压得老师们喘不过气来,所以精批精改实际上是为改作文而改作文,不是研究学情。

       研究学情应该是怎么样呢?应该是面上批阅。学生的作文交上来,老师大致浏览,把全班的作文翻一翻,然后根据你的经验判断这次作文最主要的问题。接下来你只要点上批阅,选几本作文就够了。

       最后还有一个深度批,在这几篇作文里选一篇乃至于一两个片段做深度批阅、切片分析就够了。我们不是讲微型吗?如果这次作文有一百个问题,你不可能解决一百个问题。你只要在一百个问题里面选出你认为最重要、最典型的一个问题,两个问题就行了。你只要把这两个问题切片就行了。

       第一是我们这个班比较普遍的问题,第二个是在要害上,第三是学生现阶段最需要发展的,根据这个,选择一篇作文里面的一个片段,认真地去研究就可以了。

       这样的作文批阅,可以非常有效地解决老师批改作文工作量大的矛盾。你这样批阅,其实很快就能够浏览完。接下来你重点批阅一两个主要问题。接下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指导,然后学生改。改作文是任何一个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,老师不能够去剥夺学生这个能力发展的机会。你有了这个指导,有了这样深度批阅,也给学生做了反馈,接下来学生学以致用,自己去修改自己的作文,这样老师不是可以极大地解放了吗?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这就是我们讲的学情分析。

       有了这个学情分析,你就能够确定目标了。所以写作设计的第二步就是根据学情确定目标。


       学情不同,目标就不同。

       我举一个例子,香港有一位写作研究者叫谢锡金,他发现香港的学生写作文篇幅写不长,往往写了几百字就没话可讲了,于是他就分析。他怎么分析呢?到底是的积累不够呢,还是学生的写作任务掌握的不好呢,还是学生的构思能力不行呢?他就要经过学情研究来判断学生主要问题出在哪。

       他就做了一个实验对比研究,先让学生口述一个作文,然后再让学生就口述的内容写作。他这个研究是什么意图?就是如果学生拿到作文题,能够口述意味着什么,意味着它的生活积累,这个内容它是具备的。如果口述都讲不清楚,很可能学生对这个内容不了解。如果口述能够讲得不错,写得不好意味着什么?写作技术出了问题。要么就是你构思出了问题。

       他通过对比发现什么呢?发现学生讲的内容很多,但是在用笔写下来的时候内容减少了不少,口述的时候词语很丰富,句子很长,而写文章的时候很简单,句子很短。这么一比较就发现了问题了,原来香港的学生作文写不长,什么原因呢?香港学生平时讲话都是用粤语,可是写文章要用汉语、普通话、书面语,这样一来,他发现学生的写作困难在哪里?不在内容的创新写作。最终他都具备啊,你给他补充材料,没用的,他不缺材料。缺什么?他缺乏用普通话、用现代汉语表达已经生成的内容的能力。

       所以根据这样的状况,他提出了一个教学内容,要想解决香港学生作文写不长这种毛病怎么办?让学生掌握现代汉语的词语和句式,增加他的词汇量,增加特有的句式。

       老师们看最后他的写作教学变成什么?词语和句式的教学。


       同样是作文写不长,大陆的学生就不能这么教,为什么?因为学情不一样。

       我们举个例子,复旦大学有一年自主招生面试,有一个面试题就是让考生以矿泉水瓶为题,自由地说五分钟。

       我们知道参加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学生水平都不差,知识面都很丰富啊。但是这样的学生面对这个作文题,说了一分钟就停住了,无话可说。        学生是词汇量不够吗?是句式不足吗?显然不是。那么面对这样的学生,我们在写作教学应该教什么呢?

       如果写作思路打不开怎么办?我们就教了这么两招,第一招,用魔方六面法,从六个方面对一个话题阐释,具体的我就不讲了,就是任何一个事物你都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。每一个方面都有好几个点。这样一来。要想写一个矿泉水瓶就太容易了。

       所以我们这时候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学习怎么生产写作内容。

       如果把这个魔方加以简化,就简化为一分为三,一分为二。

       什么叫一分为三?你可以把矿泉水瓶分成三部分,颜色、形状、质地,你可以先从颜色的角度写,再从形状的角度,再从质地角度。每一个维度又可以分成两部分,一个是实际的样态,第二个是你的相关联想和感受。

       这样一来,简化版就是一分为三,一分为二。

       经过这样的教学之后啊,我们学生拿到任何话题都能够说很多内容,这就是解决文章写不长的毛病。


       老师想一想,同样是文章写不长,为什么我们教香港的学生和教大陆的学生,目标不同?很简单,就是因为学情不同,需求不同。所以不了解学生,你怎么能够设计教学呢?


       我到外面去搞写作课堂教学,一定要请对方把学生的作文给我看一看,这样才有针对性。


       我们再举一个钱梦龙老师的课例。

       他曾经教学生写过这么一篇文章《我的家庭》。当时他面对的是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的那一批初中生,他的教学内容、教学目标很简单,他只教文章的标题,标题要放在稿纸的正中间,然后每一段开头要空两格。作文要分段,怎么分段呢?你家里有几个人就分几段,一个人写一段,只要达到这几点,你的作文就是满分。

       老师们注意,钱梦龙老师的这个教学设计,它的目标和内容完全是针对当时他那个班的学生而定的,对不对?


       这就是学情决定了你的目标和内容。


       那么怎么确定我们的内容呢?我们刚才讲了,还要通过研究我们的学情。我举一个我和我工作室老师的一个课例。

       有一次模拟考试,发现偏题的作文非常多。

       我们的话题是这样的:生活中有很多未完成状态,大楼没竣工,比赛没结束,读书没毕业。这种未完成状态有时候让人感到有压力,有人觉得很有魅力。你就这个来讨论,写一篇文章,谈谈你的思考结果。

       有很多学生最后都讲到了残缺美。我们当时就很奇怪,为什么未完成这状态都写到了残缺美?有的老师说学生不会审题,那我们要教学生怎么审题。所以后来我们工作室的老师一起去研究分析学生的学情,把我们认为偏题最严重的几篇文章复印出来,人手一分。

       最后我们发现,这样的偏题,按照过去教审题套路为目的,一点儿没用。

       我们就研究毛病到底在哪儿,经过我们的深度切片研究,又去找学生问到底怎么想的,有时候学生也不知道怎么回事,他也想不清楚,需要老师帮他分析。最后我们终于得出了结论,发现学生思维出了个偏差,怎么偏差?最关键的一个点是他把未完成理解成完不成

       学生这么想的,未完成就是完不成,完不成当然就不完整,不完整当然有残缺。残缺也不见得都不好,比如维纳斯就是残缺,但是她也美。所以学生从未完成状态到残缺美,中间有这么一个暗含的逻辑思维。

       那么这个思维链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,就是未完成等于完不成。

       我们就问学生,未完成等于完不成吗?我们发现学生犯了一个很多人经常会犯的毛病,偷换概念。

       生活中有好多人在讨论问题的时候,都犯了这个偷换概念的毛病,而且变成了一种思维。他不假思索甚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偷换概念。所以老师就要帮助学生,怎么才能够防止偷换概念呢?所以我们觉得这一次学生之所以偏题,不是不会审批,而是偷换的概念,未完成完不成,有点像,但是不一样,他没有思考,直接画上了等号。

       知道了这个学情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就好教了。我们确定了目标,就是要辨析相似概念。我不教审题,我把审题的内容转化为理解、辨析相似的概念,我要辨析近义词之间的差异,我要围绕核心概念、相近相反的概念去定义一个概念,这两个是写作教学的关键点。

       第一,要练习,做什么概念的界定。

       比如复制这个概念,让学生讨论,点击一下鼠标,一篇文章,他和阅读一篇文章,复制一个思想,同样是复制,两个复制是同样的概念吗?整容,我把我变成范冰冰,我复制了一个偶像;建一条流水线,复制一批产品。那你觉得四个复制都是同样的概念吗?比较它的差别,然后界定复制什么意思?

       这样四个复制,都能够用一句话讲出它的区别,我们觉得学生已经会下定义了,这样他写文章再也不会偏题了。


       这是章熊先生举的一个例子。

       章熊先生曾经反思过自己的一个教学经历,他说我们写作教学如果不考虑学情,光教学生一些内容往往会闹出笑话。他曾经认为多用比喻句子就会生动,所以要求学生写作文一定要多用比喻,结果学生就多用比喻。

       学生怎么写的呢?他说章老师讲课唾沫到处飞,好像满天星飞到学生嘴里,吸到学生心里。

       章熊先生看到这个作文哭笑不得。用比喻了,为什么会弄出这样的比喻呢?所以如果不了解学情,盲目让学生用比喻,不容易写好文章。

       你一定要研究学生为什么不会用比喻,他在用比喻的时候出了什么问题。这样一来,我们就可以炼制核心知识,设计学习活动。

       比如我们可以告诉学生,用比喻不是简单把比喻堆在一起,你要有一种支撑,比如用比喻一定要用实写加虚写。

       首先有个总括句,这个总括句就要有实写虚写。然后中间要分别用三四个句子,一句实一句虚,虚和实一定要妥当组合起来。最后要落到实写,要回到你要写的那个本体。

       还要提供一篇范文,告诉学生怎么样实写虚写结合。

       先告诉知识,再提供范文,然后让学生提供一个情境,比如说章老师讲课怎么讲,这样才合适设计情境,这样的写作教学才有效。

       比如我们这个范文支架是这样的:人生妙喻……


       所以如这样的一个教学,有例文、有知识,然后有情境,让学生去写作,这样的设计才对学生有帮助。


       (未完待续,本部分音频在下部分一并贴出)

   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更多教师成长文章,请点击阅读邓彤老师讲座《基于学情研究的写作教学设计》(附音频)袁爱国讲座:2021年中考作文,我们如何应对?(附PPT和音频)李海林讲座《诗歌教什么》第四部分  (附PPT和音频)李海林讲座《诗歌教什么》第三部分  (附PPT和音频)李海林讲座《诗歌教什么》第二部分  (附PPT和音频)李海林讲座《诗歌教什么》第一部分  (附PPT和音频)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
积极创新“升旗仪式”,把舞台交给学生从哲学的角度审视教育,我们的理解或许更加全面和深刻(张晓东报告)赵宪宇讲座《诗词的想象力》第五部分 (附PPT和音频)赵宪宇讲座《诗词的想象力》第四部分 (附PPT和音频)赵宪宇讲座《诗词的想象力》第三部分 (附PPT和音频)

赵宪宇讲座《诗词的想象力》第二部分 (附PPT和音频)

赵宪宇讲座《诗词的想象力》第一部分(附PPT和音频)

魏书生老师报告《做最优秀的教师》

林崇德:基于《教育的智慧》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想法(附课件和音频)

温儒敏老师讲座《语文老师要读点鲁迅》 (附音频)

张玉新老师讲座:语文教师偏态教学行为研究(附音频)

程翔老师讲座《中学语文教师读书漫谈》(4)

程翔老师讲座《中学语文教师读书漫谈》(3)

程翔老师讲座《中学语文教师读书漫谈》(2)

程翔老师讲座《中学语文教师读书漫谈》(1)

20200913程翔老师讲座《中学语文教师读书漫谈》录音_100105.m4a

余映潮《例谈阅读教学中“学生课堂实践活动”的设计》 听课笔记(附讲座地址链接)


END

你若喜欢,点个好看 

关注我们

获得更多精彩内容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